中國時報【周麗蘭╱雲林報導】

2017台灣燈會主燈「鳳凰來儀」拆卸7個月,日前文化處重新在斗六公園矗立起來,30日將重新點燈,但燈光影音效果不會重現,只剩鋼鐵材質的外觀,有人認為很突兀,文化處表示,少了燈光還是藝術作品,也有紀念價值。

永久典藏不再拆卸

雲林縣府2月間在虎尾農博園區主辦的台灣燈會,開園9天吸引1300萬人次欣賞,根據縣府問卷調查,觀賞人氣最高的是主燈「鳳凰來儀」。

交通部觀光局發包的「鳳凰來儀」,鋼構的外殼白天不太起眼,晚間在聲光效果包裝下,變成旋轉的七彩鳳凰,氣象萬千。

「鳳凰來儀」作品耗資近3000萬元,標案由外殼、燈光、電腦程式搭配而成,閉幕後燈光及程式設備全拆卸。

觀光局把主燈轉贈雲林縣府典藏,縣府考量自然環境條件、用地、人氣等問題,決定重新落腳在斗六人文公園,耗資600萬元興建基礎、組裝、焊接,永久典藏不拆卸。

文化處長林孟儀表示,重新點燈後的鳳凰無內發光,只有外部投射,從大學路開車路過遠眺效果不錯,頗像山林間的鳳凰。

龐然大物有壓迫感

斗六市長謝淑亞表示,市民反映人文公園擺一座「龐然大物」,看起來突兀、有壓迫感,美的東西應該讓環境看起來更好。

林孟儀表示,少了燈光秀,這座主燈仍是公共藝術,創作者也認同放在人文公園,每年燈會結束,主燈都交由主辦縣市典藏,有其紀念意義。他解釋,人文公園產權仍是台糖公司,選擇放在接近公明路是考量未來都市計畫後,主燈落腳處仍是公園用地,不必做遷移的打算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reservation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